《青年文摘》中有一篇文章。记录大学毕业在即,即将踏入职场的李震东坐在桌前,在笔记本上写、画、思考。自己学的是广告学的毕业生,接受广告方面的正规训练,按道理应该是有市场需求的。但为什么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呢?突然,他的灵机一动,啊,为什么不利用自己的所长,设计广告登在报纸上,为自己打广告,让使用者来找自己呢? 随后,全国第一则推销自己的广告出现了。 而至于这则故事的主角李震东,他既不是杰出学生干部,也不是校星偶像,他只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大学生。但是,在别人称之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里,李震东爬上了象牙塔,并捡到了象牙…… 第一颗象牙:
校园租赁音响总汇
李震东入学了。
李震东的家庭供他完成学业应该绰绰有余,可他决心自立。
90年代中期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,干家教,打零工,做小生意者比比皆是,李震东一直想找的是一条新路子。
他刚入学时,不会跳舞,随同学参加了几次舞会,便把跳舞学会了,什么三步四步,探戈国标,他都舞得挺像那么一回事。跳着跳着,他的头脑也跳出了个点子。
大学校园里,几乎每一天都有舞会举行,班里的,系里的,本校的,外校的,多的是。可是,这些舞会都有一个共同点:音响和灯光设备都是从校外租来的,有时候,去晚了,还租不到。即使是租来了,设备也很落后,出毛病。而每一次的租金,却贵得惊人;每租一晚,从晚五点半到第二天九点归还,竟然要40元。
李震东心想,这是条路子,于是,他花了500元钱,买了一套音响,又花了300元钱,买了一套灯光设备,虽然也很落后简陋,但是,毕竟比从校外租来的那些家什要强出许多。之后,李震东又走东串西地去结识各个学校各个班的班长、团支部书记和生活委员,把自己的那一套音响和灯光设备推向了各大校园。
后来,李震东见一套不够用,又买了三套。李震东凭借着这四套音响和灯光设备,每个月光出租费,至少有1000多元,不但足够李震东自己的生活费用,而且,余出的部分,还能够用来资助班上其他贫困的同学,而李震东踢完这头一脚时,他人学还不到。
李震东捡到了第一颗象牙。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通知,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来源:《青年文摘》1997年第12期 作者:他他
http://www.zazhipu.com/lists1892_1_1_0_0.html
|